中医的“五音'疗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了五音和五脏有特定的联系,即宫通脾、商通肺、角通肝、微通心、羽通肾,各脏器有病常出现相应音阶的变化;反之,通过应用不用的音阶,可以达到调理相应脏腑的作用。
古琴音藥丨角調疏肝,養心解鬱去煩;古琴曲《莊周夢蝶》(简版)
下载地址:https://up.taijizhe.com/ljet3eAEXtHzGbtKC3EJHwfAPkhi.mp3
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心境,但采用音乐养生或治疗某种疾病的奥秘,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
中医指出,音乐疗法能防治慢性疾病。《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把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相当于西洋唱名Do、Re、Mi、Sol、La。)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五志(思、优、怒、喜、恐)相联系,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中医心理学中,失眠的病机常常与各脏腑阴阳失调有关,而音乐具有调理阴阳、调和气血、调理情绪的作用。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愉悦精神和疏通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入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理论基础。另外,音乐通过有规律的频率变化作用于大脑皮质,对丘脑下部、边缘系统产生效应,调节激素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胃肠蠕动,促进新陈代谢,改变人的情绪体验和身体功能状态,进而使人们的睡眠得以改善。
依据五行相生的五音疗法思想.中医有“顺其脏腑施乐法”。怒伤肝,可用角调式音乐补之;喜伤心,可用微调式音乐补之;思伤脾,可用宫调式音乐补之;忧伤肺,可用商调式音补之;恐伤肾,可用羽调式音乐补之。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对生活的质朴观察,人们总结出古代五声音阶“角(jué)、徵(zhǐ)、宫、商、羽”,认为其分属“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并逐渐形成以五音来调节人体机能的音乐治疗。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音入五脏”,指的都是单音,我们现在的音乐治疗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强调的是调式,即五声调式养五脏。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角调式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木的特性是柔顺、舒展、向上生发,对应柔美舒畅的角音,因此角调式音乐如春天般充满生机,令人愉悦!肝气旺盛容易急躁、发怒的人,以及肝气郁结爱生气、常叹气的人,女性常常伴随乳房胀痛等症状,听这类音乐可以起到疏肝解郁、调和肝气的作用。
“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徵调式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火的特性是跳跃的、升腾的,对应风格明快、轻松活泼的徵音。徵调式音乐的特点是欢快喜悦、烘托出喜庆的氛围,因此,心阳不振的人,如冠心病患者,存在胸闷、面色紫暗,容易怕冷等症状,可以通过听徵调式音乐来激发阳气,改善心阳虚的症状。
“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金的特性是冰凉的、清冷的,对应高亢、激越的商音。商调式音乐的特点是高亢嘹亮,营造出一种苍劲悲凉的气氛,肺气虚的人,症状以久咳气短为主,宜多听一听这类音乐,可以改善肺气不足的状况。其次也可以自己尝试学吹笛子,对锻炼肺气很有好处。商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宫调式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羽调式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五声调式的音乐各有特色,用于治疗的音乐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乐曲风格要相对平稳,不宜情节性太强、起伏较大。本着这个原则,中国古典音乐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挖掘出了音乐的治疗作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也”,“五音应五脏”等等。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勤于政事,过于忧心,伤了脾,形体消瘦而不思饮食,医治数次无效。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心情逐渐由忧郁转为愉快,不药而愈。中医五音疗法数千年来一直为医家和学者所重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通常认为,五音泛指各种声音。根据《说文·音部》的解释:“音,声出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即复杂的、有节奏的声才能称为音。所以五音是指由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单声所组成的调式即五声调式,其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一组音(一般在七个以内),并以其中某个音为主音,形成的一个体系称为某声调式。所谓“声成文,谓之音”,即以某种声调为基础所组成的乐句乐章乐曲,才可反映某种特定的情感。
“阴阳学说”是中医音乐疗法的理论基础之一。“阴平阳秘”维持阴阳动态平衡,是保持机体健康的内在机制,也是中医音乐疗法追求的目标。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平衡协调观在中国古典音乐的音调变化、高低宽窄、音色清浊、音量强弱、层次疏密、节奏快慢、结构繁简等方面均有体现。中医音乐治疗过程中,恰是针对不同聆听者体质禀赋的阴阳偏盛,选用不同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阳虚者予以欢快、热情的音乐旋律“鼓舞阳气”,阴虚者则予以清纯、柔润的音乐旋律“滋养气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素问·金匮真言论》首先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与木、火、土、金、水五行,肝、心、脾、肺、肾五脏,怒、喜、思、悲(忧)、恐五志,呼、笑、歌、哭、呻五声一一联系对应,五音归属于五行,内应于五志,五脏可影响五音,五音亦可调五脏。唐·王冰注解:“角为木音,调而直也”;“徵调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依据“五行-五音-五志”理论,五音之间也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任何一“音”太过或不及均会打破平衡状态。医者可依据以情胜情的原理,利用情调相反的音乐去克制或纠正情绪的偏胜;也可以依据疏导的原理,利用健康的同向情调的音乐来帮助偏胜情绪的患者得以宣泄,使其逐渐形成舒畅和谐的情绪与情感。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基本理论,其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灵枢·邪客》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五声音阶与脏腑相应”是中国传统音乐疗法理论的核心思想。中医音乐疗法,抓住不同的乐曲的不同属性,起到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的作用。《史记》亦载有“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的论述。
五音疗法的现代临床运用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在聆听中曲调、情志、脏气产生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音乐疗法充分运用音乐的特性,以患者精神、身体的康复、维持、改善或保健为治疗目标。它可影响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可使患者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得以调整和改善,尤其在治疗情志疾病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现代临床上开展的中医音乐疗法,主要以“五行-五音-五志”理论为依据。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中医“五音-五行-五志”为理论指导的五行音乐疗法上。五行音乐对人体的作用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心理上,可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调摄情志;生理上,一定频度的声波震动作用于人体,可使各器官节奏协调一致。《史记·乐书》有云,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也有诸如音乐电流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音乐电磁疗法以及音乐气功疗法、音乐按摩疗法、音乐电磁理疗、音乐松静功等中医综合疗法的开展。
从临床疗效来看,基于“五行-五音-五志”理论的中医音乐疗法在缓解应激状态、改善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案例与研究的焦点多在于运用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恶性肿瘤、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等患者负性情绪的调节,心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症状缓解,以及各类原发或继发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上。此外,临床治疗中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根据患者不同证型以选乐,方可提升疗效。有医者结合子午流注,将中医“天人合一观”融入治疗,择时施行五行音乐疗法,放大治疗效果。例如,临床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根据子午流注纳子法中脾和心对应的经络气血循行的特定时辰,在辰时和巳时、午时和未时给患者聆听脾对应的宫调式阳韵乐曲和心对应的徵调式阳韵乐曲,最大程度的发挥了音乐声波与经络的共振效应,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及患者日间功能,提升单纯五行音乐疗法之效果。
五音疗法如何治疗情志疾病、慢性劳损?
临床经验及研究证实,五音疗法在治疗情志疾病、慢性劳损方面具有优势。情志疾病患者脏腑定位多归属于肝、脾。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临床研究发现,该病患者往往存在负性情绪,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均表现出“郁”、“疲”状态。肝失疏泄则“郁”,脾气虚弱则“疲”。“音药结合”的早期中医心身综合干预,对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缓解其症状、延缓疾病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相关研究亦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合并情绪障碍者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证、气血亏虚证多见。脾为后天之本, 生化之源, 脾虚则气血不足;肝主疏泄,气滞郁结, 故而出现焦虑、抑郁。因而,五行音乐以角调、宫调治疗可促脾健运、 疏肝理气、调畅情绪。另以体质虚损为例,脾弱者缺土,表现为纳少、腹胀饭后易甚、不思饮食、肢体倦怠、大便稀溏,舌淡白,脉缓弱无力。治疗选五行音乐宫调式为宜。肺弱者即缺金,表现为自汗、畏风、神疲体倦、声音低怯、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或者五心烦热,防御功能降低、易受外邪侵袭,面色淡白而脉弱。五行音乐宜选商调式治之。肾弱者缺水,往往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或表现为腰膝酸软、骨骼痿软。五行音乐以羽调式治疗效佳。
五行音乐疗法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情绪与脏腑功能,且在养生保健与个体治疗中具备个性化特点。根据个体不同中医证型、体质偏颇辨证选曲,不但操作便捷易行、成本低廉、利于社区和家庭推广应用,且疗效肯定,更能体现传统中医博大精深、缜密奥妙的治疗与养生智慧!
古琴音藥丨角調疏肝,養心解鬱去煩;古琴曲《莊周夢蝶》(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