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一百个人寻找鸡足山,鸡足山就有一百次顿悟。

大理云2024-04-29
一百个人寻找鸡足山,鸡足山就有一百次顿悟。所以不敢用一个人的记忆,去替代所有人的顿悟。来鸡足山一次,都会距离心中的那个佛陀更近了一点。

鸡足山,难道仅仅只是一座塔,几座庙,一些威严的佛像?
一定还有些什么?


一百个人寻找鸡足山,鸡足山就有一百次顿悟。
所以不敢用一个人的记忆,去替代所有人的顿悟。


我发现,在各种各样人们的笔迹和口述实录里,

他们用记忆雕刻了鸡足山的旧日时光。


也发现了每一个人顿悟时,那一瞬间的光亮。


鸡足山的一百次顿悟
亨利•瑞德。美国白由撰稿人。生于50年代。


这是他对于上世纪70年代鸡足山的印象:
很小的时候,就在祖父那里知道中国云南有一座神山,很奇妙地长成了鸡足的样子。所有的生命在那里都会改变自己的姿态。无论一个多么喧嚣的人,到那里都会走入宁静。无论多么美丽的浪花,都会在辗转中升腾为温柔的云朵。


小时候看过比萨斜塔,瞬间为之倾倒。觉得造物主很神奇,居然可以让一座塔那么优雅地背离了万物引力的原则。可到了鸡足山,却见过在风中斜成90度而不发声的风铃。


那一年,和一群来自各国的地理杂志撰稿人爬上了金顶的楞严塔。本来想学中国最早的地理杂志撰稿人徐霞客一般,观一下苍洱、云海,玉龙的,却一下子惊呆了。原来,一个很大的铜铃竟然无视地球引力,横在空中。风还抬住了铃舌,让它无法摆动撞击。那是鸡足山的风,让万物倾倒。鸡足山就是可以让世界倾倒的那座神山。


吕佳昆明世博花园行政总厨。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
这是他对上世纪80年代的鸡足山印象:

无须提示,
每一个登山者,都是在修行。
白天的菜肴,是斋饭;晚上睡觉,像在玄冰床上练功一样。天气好像来自喜马拉雅山的一座雪峰,又像是来自越南的丛林。正午的阳光想让每一个山路上的行者都跳进溪水里玩耍,而下午4点就结冰了,像是告诉朋友们,晚上最好准备好厚厚的被子和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


那个时候,上山的路,都像李白写的《蜀道难》一样,每天给金顶寺庙送物资的骡子,走路都是斜着的,因为那样省力。


有一个女生和我一起上山。我骑着一头骡子,她挑选了一匹白马。走在路上的时候,她的那个白马王子,每见到一棵高大一点的树,就上去蹭痒痒。有一顿饭,吃到一种叫青蛙皮的菜肴。这实际上是一种酷似青蛙皮的树皮。


我的顿悟是,每一种肉类的食物,都可以找到—种植物做替代品。这就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去过鸡足山一次,生命中就洋溢满了爱。

黄胜友。康佳高级职员。生于上世纪60年代。
这是他对于上世纪90年代鸡足山的印象:


你可以在寺院门前看见慢吞吞行驶的大卡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会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戛然在你身边停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戴墨镜的司机。
当你仔细打量这个人是不是你的一个熟人,或者是导游之类之时,他突然会摘下墨镜和太阳帽。原来,是一个尼姑。


任何人身体的状态往往只是个空皮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不能抱泥于你看到的。


崔俊。云南本土演员。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
这是他对于今天鸡足山的印象:


去鸡足山是个下雨天,可还是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登顶。没有经历磨难,怎么能顿悟?
一路上大雨滂沱,到了金顶,突然阳光普照。


就有那么神!晚上在金顶的一家旅店住着,第二天一早被店家摇醒:“赶紧看日出。”到楞严塔旁放眼四望,云海茫茫,太阳在云海中化成了一个蛋黄般的光晕。除了云,脚下什么都没有,一下子很恐惧,不知自己在何处。高处不胜寒,就是这样?


下山时路过一个悬崖,老远就看见悬崖边上供着一个色彩鲜艳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个漂亮的玩偶。回头,才发现背阴处有一尼姑庵。
门口坐着一名老尼,闭着眼在诵经。高鼻子,瓜子脸,可以看出年轻时必是个绝色佳人。
她身后的庵很破旧了。远处,有一些小鸟在碗里啄食,嘴里竟发出“阿弥陀佛”的叫声。
后来听人说这是念经鸟,到冬季小鸟捕食困难时,很多寺院尼庵都把自己的粮食省给它们吃。


突然悟到,不能成渡人出苦海的菩萨,做一个救鸟出水火的人也行。
回来发展很顺,接了很多戏。老入们说,是鸡足山罩着。


万鹏李。鸡足山人。35岁。
这是他对于今天鸡足山的印象:


我在半山腰上和妻子经营一个出售地密和工艺品的摊子。其实我的身份是真正的香地图.
因为常有很多人来找我做向导。


我的祖上逃难来到这里,后来就在鸡定山脚下的一个小村生住下了。鸡足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活着的、呼吸着的神明。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起风,我还是小娃娃时就已熟知了。

 

鸡足山里自古以来生活着很多高人。有一个寺院,就有几个做IT的老板在那里修行。用的电脑设备都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村民一样简朴。他们每个人都精力充沛,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但是和你谈话的时候,两只眼睛清澈闪亮。这都是修行的结果。


我虽然不出家,但是在这大山里放牛,每天绕着佛陀转,做着好事,也算修行了。

一个徒步探险的朋友说:“当你的脚踏上鸡足山的第一步起,你就是在阅读经书了。

法师说:”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没有觉悟的佛。“

这些都是各种各样的人对鸡足山的顿悟。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下子顿悟和觉悟,但来鸡足山一次,都会距离心中的那个佛陀更近了一点。

有更多的人,正在读这本一生都读不完的书。

故事 佛系 修行 文化 旅行 大理旅行攻略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