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个地方,连男人都每天以养花为业,武士以爱花內荣?
浪漫的人离不开花,一个浪漫的地方也绝不会少得了花。也因为大理花多,大理人的性情更加浪漫。白族男女对歌,唱的是三花调。
过元宵节,家家户户吃的是玫瑰花汤园。人们在房前屋后种花,还把花武装到了鞋子、帽子、手袖、衣襟、鞋垫上。
男人遇上漂亮的姑娘也总爱叫一声脆生生的“金花”。就连比比哪家人有钱没钱这样的俗事,人们也不会问他家有多少钱的存款、地产,而是会问一句:“他有几棵大雪素?”
在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里,“上关花”也是最神奇的一景。传说这种花平常只开12瓣,一到闰年就会多开一瓣,而且香气可以传到十里以外。是不是很神奇?可我到现在也没有见过它。
老人们说上关花其实也就是木莲花,现在上关花公园种有很多。但我一直没有去看过,因为害怕看到的既不是12瓣也不是13瓣,破坏了长久以来的想象。
看《天龙八部》时,总觉得金庸先生把大理的花写得太神奇了些。且看金庸先生是这么描述的—段誉道:“大理有一种名种茶花,叫作‘十八学士’,那是天下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花,朵朵颜色不同,红的就是全红,紫的便是全紫,决无半分混杂。而且十八朵花形状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比之‘十八学士’次一等的,(十三太保’是十三朵不同颜色的花生于一株,‘八仙过海’是八朵异色同株,‘七化女’是七朵,‘风尘三侠’是三朵,‘二乔’是一红一白的两朵。这些茶花必须纯色,若是红中夹白,白中带紧,便是下品了。”••••
大白花而微有隐隐黑斑的叫作“满月”,白瓣上有两个橄榄核儿黑斑的叫作“眼儿媚”,白瓣而酒红斑的叫作“红妆素裹”,白瓣而有一抹绿晕、一丝红条的叫作“抓破美人脸”,如红丝多了就叫“倚栏娇”。
金庸先生通过段誉的嘴把大理的茶花由名到花、从内涵到外观逐一道出典故,活脱脱地写下一部千古绝唱般的茶花艺术宝典。这简直太神奇了!但太过神奇的东西总让人觉得有些虚幻,就像上关花一样,是那样可想而不可即。
大理人对花的情感其实很简单,不在于它是否名贵,不在乎它是否美得不可方物,只在乎它能常伴左右,给自己带来那么一点点对幸福生活的怀想。有了这点怀想,再苦的日子,过着都觉得是甜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