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健康平静喜悦、自在智慧解脱——唯识瑜伽(Yogācāra)课程即将在大理六时吉祥开课

大理云2024-07-18
唯识瑜伽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系统的修习,可以帮助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增长,最终实现觉悟和解脱。

唯识瑜伽(Yogācāra),又称瑜伽行唯识学派,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学派之一,起源于古印度,强调心识的作用和一切现象唯心所现。以下是关于唯识瑜伽的特点、起源、修习方法和效果的详细介绍:

1. 特点

    1.    唯识理论:唯识瑜伽主张“万法唯识”,即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表现,外在的物质世界只是内在心识的显现。这种观点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净化。


    2.    阿赖耶识:唯识瑜伽认为心识有八种,其中最重要的是阿赖耶识(根本识或藏识),它是储存一切业种的根本识,这些业种在因缘具足时会显现为各种现象。


    3.    转识成智:修行的目标是将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化为大圆镜智,将其余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最终达到觉悟和解脱。

2. 起源

唯识瑜伽起源于古印度,于4世纪左右由无著和世亲等大德弘扬。他们系统地整理和发展了唯识学说。

    •    无著(Asaṅga):无著是该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瑜伽师地论》奠定了唯识学派的基础。


    •    世亲(Vasubandhu):世亲是无著的弟弟,他的著作《唯识三十论》和《唯识二十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唯识学说。

3. 修习方法

    1.    观心:通过静坐冥想,观察和分析心识的运作,理解万法唯识的道理。
    2.    四无量心:培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扩展心灵的慈悲和包容。
    3.    四正勤:勤修善法,断除恶法,保持正念和正知,精进修行。


    4.    三摩地:通过禅定(Samādhi)修炼,使心识平静,达到专注和觉悟的境界。
    5.    智慧修习:通过学习和理解唯识经典,如《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提升智慧,了解真理。

4. 效果

    1.    内心净化:通过观心和禅定,修行者可以逐渐净化内心,断除烦恼和业障,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明。
    2.    智慧增长:通过学习和修习唯识理论,修行者可以提升智慧,深入理解宇宙和人生的本质。
    3.    觉悟解脱:最终目标是达到觉悟和解脱,超越轮回,证得佛果。
    4.    慈悲心扩展:通过四无量心的修炼,修行者可以培养无私的慈悲心,广泛利益众生。

唯识瑜伽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修行方法,通过系统的修习,可以帮助修行者达到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增长,最终实现觉悟和解脱。

瑜伽 Yogcra 唯识瑜伽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